作品名稱:《四川崇州鞍子河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
設計師:朱競翔、譚善隆、夏珩、張東光
設計團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深圳元遠建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座落地點: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雞冠山
(2017《第九屆遠東建築獎-傑出建築設計獎》入圍作品)
2008年汶川地震,距震央30公里的崇州鞍子河自然保護區房屋建築損毀嚴重,災後重建工作得到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資助,於2011年新建宣傳生態保護的宣教中心,提供展覽、辦公、會議空間。
建築設計提供一種創新的設計思維:追求輕而強、而非重而鬆散的房屋。主體採用自主研發的新芽復合輕鋼建造系統,其結構由C型輕鋼框架和木制圍護板材共同構造。鋼材與木材以及其他輔材互為補充,共擔結構作用,也共同抵御氣候的侵襲。這棟三層房屋自重僅為磚砌體或鋼筋混凝土房屋的三分之一。它可以在幾周內建成,卻可以長久屹立;它可以很快被拆卸搬遷,恢復土地原貌;它的外觀簡潔,卻能提供豐富的空間體驗。
設計兼具靈活性與差異性。立面上棋盤格佈置的高性能凸窗融入整體結構強化和通風保溫性能優化的設計,並通過角度偏轉引導訪客欣賞四周差異的風景。室內每層的層高和窗台高度均有差別,室內飾面自頂層向底層逐漸變淺,回應20米高的常綠杉樹林對建築內部光線的影響。各層樓梯採用不同形式與佈局,塑造變化的空間,又暗合建築的結構邏輯。
建築所有構件均由附近工廠預製生產,30多名中港兩地的學生、建築師和保護站員工一同參與現場建造。
宣教中心是新芽系統的第四次應用,它帶來形態方面的新嘗試:高度發展至三層,內部空間佈局與結構緊密聯合;也帶來製造和組織的新經驗:降低對環境影響的設計策略,近地化的生產組織,全離網的施工安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