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西村大院》
設計師:劉家琨
設計團隊: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座落地點:四川省成都市貝森北路1號
(2017《第九屆遠東建築獎-傑出建築設計獎》入圍作品)
基地概述
西村大院意圖創造一種將運動休閒、文化藝術、時尚創意有機融合的本土生活集群空間,融集體記憶、地域特色與現代生活方式於一體,為現代城市的多樣化生活提供一種更具當代性的社會容器,成為持續激發社區活力的城市起搏器。
設計理念
需求、涵構元素經妥適分析,整體策略應運而生。街角入口則以低矮親切的綠意閱報廳呼應老榕綠隧道。
建造“骨架筋絡”,以功能的實用、結構的經濟、構造的合理和材料的質樸等基本元素為出發點,超越表面設計,形成“本質賦形”的美學特徵。
建築佈局
面對街廓完整、周邊高樓林立、基地自身建築限高的現實條件,設計釆用了迥異於常見的中心集合式城市綜合體的空間模式——建築沿基地周邊圍合佈局,從而在規劃限制條件下實現了內部場地最大化、沿街商業流線最長化。由此圍合出東西長182米,南北長137米的大院,成為吸引周邊居民及容納多元化公共生活的綠色“盆地”。
建築處理
建築地下滿鋪兩層,地上五至六層。建築東、南、西三邊連續極限圍合,以抱合姿態將自己的土地資源從周圍的城市環境中界定出來,形成獨特場域。而底層的四個過街樓式入口和北面跑道的架空柱廊連通內外,使西村大院形成了一種既圍合又開放的姿態。
建築臨街外立面為開敞懸挑公共外廊街,使每家用戶都有獨立面街門面;建築臨院內立面為連續的陽臺,每家用戶都可共用大院景觀。寬闊的吧桌式陽臺扶手採用高耐重竹,親切自然,可供業主面對大院景觀辦公閱讀。視線關糸為從周邊到中心,使建築呈現“運動場”的結構。功能設施式的骨架設計,任由賦予個性的世俗生活自由填充,而業主個體表現的繁亂雜陳被巨大院落的秩序所包容,最終形成豐富而均質化的“市井立面”。
採用“蜂巢芯空腹密肋樓蓋體系”爭取更大層高,營造開敞流動的空間氛圍,滿足靈活多樣的使用需求。採用以當地常見的手工竹膠板作為範本,賦予清水混凝土獨特的質感,使建築與本土自然元素建立抽象的聯繫。
將結構斷縫進行誇張表現,在建築中形成“一線天”式的人造景觀,同時解決設備用房需隱匿安置和送風換氣的問題,呈現建築建造過程中的“生理斷層”。而利用外廊混凝土欄板內抽出的鋼筋作為欄杆,是相同理念的細節表達。
西村大院在建築山牆、局部實牆、景觀鋪地、院牆等處大量應用再生磚,用於圍護、通風、植草、外牆等。斷磚加工方式使再生磚的內部骨料得以暴露,成為獨特的材料表現。除再生磚外,大孔磚用於屋面種植、機房通風和通透圍牆;小孔磚孔用於垂直綠化;多孔磚孔用於展廊牆面的展品固定;以及將常用於基本填充的煤矸磚作為清水外牆等,均是對基礎性材料非常規應用的發掘和表現。以上材料應用在滿足環保低價的同時,又使西村大院具有強烈的本真化的材料特徵。而水刷石和水磨石的大量使用,則承接了中國近現代建築技術中成熟但行將失傳的工法。
用地北邊的原有建築保留並改造為多功能藝術空間,圍合建築體在此中斷,由架空跑道柱廊完成圍合,透而不漏。跑道總長1.6公里,上行下達,轉折起伏,纏繞整個建築,可用於休閒運動及騎行。整個跑道系統既是引人注目的建築形象,又是社區公共運動設施。
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以功能規劃為出發點,選取了代表成都本土文化的“竹空間”和“茶館”為關鍵概念,旨在創造一個具有成都生活特色的公共場所。景觀採用“滿院竹”,以竹子這種成都平原農耕文化和市井生活的代表性本土植物,充分呈現大院閒適安逸的成都氣質。以牆造園,細分空間,分別以沙土地、鵝卵石、紅砂石為基底、配以不同的竹種,形成情態各異的“院中院”。
景觀結構從大院中部的運動空間向外層層展開。環形跑道環繞出一個兼具運動、演出和展示的多功能露天空間。露天空間週邊為環形展廊,展牆為夾壁牆,夾壁內設置服務設施,服務於其外的竹下小型空間環繞帶。竹下小型空間中設置有滿足現代辦公會議要求的設施,形成竹傘覆蓋的竹林茶館、竹林辦公與竹林教室。內環之外的是大小各異,竹種不同的五個竹林廣場,竹林廣場外緣為沿建築內周邊的環繞水渠,水渠之外是建築挑廊下的休閒平臺,作為建築底層與內院空間的連接過渡。
跑道貫穿環形屋頂,屋頂以“四坡水”方式向內聚合傾斜,整個屋面鋪設再生大孔磚,孔內填土,可作綠化或城市農業,同時也是傳統瓦屋面肌理的抽象表達。屋頂跑道佈置有由當代材料“轉譯”設計的亭閣、觀景台、長廊、廊橋、觀景塔等傳統園林景觀元素。環形屋頂與內院共同組成了西村大院的超大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