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橋館》
設計師:張永和│非常建築
座落地點:成都市安仁鎮迎賓路
(2017《第九屆遠東建築獎-傑出建築設計獎》入圍作品)
橋館的正式名稱為十年大事記館,是用於展示樊建川先生所收藏文化大革命時期文物的陳列館。館址位於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中。因基地橫跨河流,該建築同時是一座步行橋,從而得名:橋館。
設計中,橋被看作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部分,是街道的延續,而博物館既是橋的組成元素又是兩岸城市肌理的聯繫;因此在策略上,博物館-橋是兩個獨立建築物的相加又構成一個整體; 同時具有穩重的博物館和拱起的薄拱橋兩種品質。因此,博物館-橋是一棟即輕又重的建築,是博物館和橋特性的並置。
拱形橋作為城市公共空間帶來過河和遊逛兩種樂趣。橋空間是這樣展開的:平面由南至北弧線形放大,以適應街道與廣場的銜接;最大坡度控制在10%以內,保證行走的舒適度;橋上沿河成排佈置公共座椅,供行人休憩。
建築上,為了強化十年文革的主題,博物館在形式語言上呼應著六七十年代中國建築的古典格局,但對其封閉的空間組織和隱藏的結構邏輯進行了重構。博物館一層是封閉的 “箱”建築,屋頂有開敞的 “亭”建築。展覽空間以戲劇性的方式展開,中心的豎向交通核、兩層通高的玻璃光井和兼職管道井的展櫃,將一層分為6個展廳,昏暗的空間對應黑暗的文革前6年,參觀者壓抑的心情在上到屋頂後得到緩解和釋放,屋頂平臺可作雕塑展示 ,對應看到光明的文革後,由此,展覽內容與空間環境建立了情感上的關聯。兩道通高的玻璃光井斜穿展館,其斜度剛好保證一年四季都有陽光順井而下,照亮玻璃絲網印的毛澤東巨幅畫像,點題文革館的同時,將空間戲劇性推向極致,在建築功能上,光井還兼為二層金屬坡屋面的排水井。設置了兩部直達二層平臺的室外樓梯以滿足博物館二層開放的需要,也同時提供了人們室內、室外兩種上樓體驗。人們會發現博物館二層其實也是城市空間的一部分。
為適應地形,在建築底層,共設置了13組不同斜度的混凝土束柱,基礎有意避開河道,撐起整個建築。橋和一層建築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博物館-橋立面材料包括小竹模清水混凝土,雙層夾芯木板牆,木肋玻璃牆,在建造上利用當地豐富的竹、木資源。就形式而言,博物館-橋建築材料的選擇體現了當代市政建設與傳統地方建築兩個差異很大的技術系統的對比和統一。整個混凝土結構由技術不甚熟練的當地施工人員建成,結果成為了對粗礪質感的禮贊。受畫家盧西安·佛洛德作品中以“粗野”現實主義挑戰當代人性的啟發,我們希望橋館“粗野古典主義”建築與生俱來的富有歷史滄桑感的外觀能引導參觀者們追問歷史的真義。